广告热线:400-664-0095 | 合作QQ:80044735 | 设为首页 | Rss 中山视窗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中山视窗 > 人才 > 职业 > 正文
细数天津民间艺术的前世今生
2015/12/8 10:33:27 来源:中山视窗
  在京津冀地区蕴藏着一批民间瑰宝,石家庄的河北梆子、评剧,张家口蔚县的剪纸、打树花,邯郸的暨南皮影戏,北京的京剧、庙会等,都无一不显示了京津冀地区人们的创造力和丰厚的人文内涵,本期京津冀关注盘点隐藏在天津各区县的民间艺术。

  泥人张——南开区

  天津市泥人张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6岁随父捏制泥人,18岁在民间名噪一时。1915年,张明山的作品《编织女工》获得巴拿马赛会一等奖,张玉亭的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等。1958年建立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第四代传人张铭在主持工作室工作期间培养了大批非张氏传人,并先后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对于天津泥人张,郭沫若、徐悲鸿、赵朴初等曾分别题诗、题词、著文予以颂扬。艺术大师徐悲鸿对民间艺术高度赞扬,曾称泥人张彩塑艺术为“惊人绝技”。

  专家称,泥人张彩塑创造性地发展了民间彩塑,是我国民间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泥人张几代艺人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日本、法国、德国等都有收藏和销售。

  现状与保护: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负责人表示,在原有的泥人张保护措施之后,为保护泥人张彩塑,制定十年保护计划如下:对于泥人张的保护和发展分为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两方面。静态方面,要进一步总结整理泥人张艺术发展历史,编辑《泥人张》画册;建立资料库;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提高业务人员理论水平。动态方面,计划培养第八代彩塑人才;制定彩塑人员深入生活条例,逐步克服创作思路单调、杜绝作品水平低劣等情况的出现;此外还将有建立泥人张彩塑博物馆等计划的实施。

  杨柳青木版年画——西青区杨柳青镇

  充满浓郁民间风格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明万历年间出现了套色木刻,艺人为了保持其固有的传统绘画风格,将人物的头脸衣饰等重要部位,加之敷粉施金晕染。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一种既有遒劲的木刻韵味,又不失民族传统绘画风格“杨柳青木版年画味”的格调。

  专家介绍: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特殊的文化和史料价值及研究价值。

  现状与保护:目前,杨柳青年画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而困难依旧存在。专家表示:因为缺乏专门研究人才,致使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综合效果体现得并不突出;杨柳青木版年画保护资金匮乏,工艺审核无标准,一些画品种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对此,在既有的保护措施外,将建立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传承单位、传承地)的认定、命名机制和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工艺审核标准,通过资助和监督等手段,鼓励传承和弘扬。整理、出版各阶段性(重点是解放初期)抢救、挖掘杨柳青木版年画资料及开展田野调查等情况的文图集等。

  天津京剧——河西区

  京剧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由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等艺术形式相互交融,形成于北京,普及全国的一个戏曲剧种。约在清道光初年,首先传入天津,后由天津传至上海。天津虽不是京剧的发源地,但就其对京剧的传播、张扬、促进,乃至于光大是有重大贡献的,在京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天津有着适宜京剧发展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国戏曲志·天津卷》中记载:道光初年京剧就在天津广为流传。在京剧成熟、鼎盛时期,余三胜、杨月楼、谭鑫培、汪桂芬、王鸿寿、吕月樵、汪笑侬、杨小楼、周信芳以及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谭、马、言、余、杨、高,先后形成的“四大须生”以及小生程继仙、姜妙香、叶盛兰、金仲仁等,净角郝寿臣、侯喜瑞等绝大多数京剧界名伶都先后多次在天津进行长期或短期演出。天津的孙菊仙、黄月生、尚和玉、李吉瑞、薛风池、赵美英等京剧名伶更是在本地自由驰骋。解放后,除了各地京剧名家继续来津演出外,杨宝森、厉慧良、杨荣环、张世麟、丁至云等名扬全国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身怀绝技,在天津这块沃土中为京剧艺术注入新的内涵。而严范孙、林墨青等近代著名教育家,积极倡导戏曲改良,亲自组织演员创编新剧目,成为清末民初天津戏曲改良运动的中坚力量。

  解放后,天津的京剧舞台培养了一大批在全国享有盛誉的京剧名家、后起之秀和京剧票友。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以行当齐全、流派纷呈著称,新编京剧《六号门》《火烧望海楼》《华子良》,以及京剧票友赛等已成为天津京剧的品牌。

  现状与保护:天津京剧所具备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它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而由于各类文化艺术形式的日益丰富,京剧观众不断分流、流失,京剧的观众群正在迅速萎缩;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演员不断辞世,使得京剧演出中的很多特技没有能够流传下来。面对这些“濒危状况”,在已经完成的保护措施之外,有关单位将创编新剧目;积极挖掘、整理、演出濒临灭绝或较为冷僻但却有价值的传统剧目。发挥老演员的余热,努力培养青年京剧演员,使天津京剧得到更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此外,还将加紧《天津京剧史》的撰写工作;针对京剧以及有关京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与研究。今年,100部京剧音配像的录制与制作也有望完成。

  京东大鼓——宝坻区

  天津京东大鼓形成初期,被称之为大鼓、杂曲、乐亭调、乐亭大鼓,1935年正式定名为京东大鼓。它是刘文斌等艺人在演唱平谷调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民歌及落腔调的旋律而形成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宝坻有诸多京东大鼓表演艺人,以刘文斌的演唱最为突出,影响最大。刘文斌除演唱外,对京东大鼓的板式和唱腔还做了进一步加工,移植了《武家坡》《昭君出塞》《王二姐思夫》《诸葛亮押宝》等短篇唱段。建国后,宝坻业余演员董湘昆继承了刘文斌的演唱艺术,并在其唱腔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规范唱腔,不断创新曲目,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京东大鼓出现了高峰期,其曲种的影响也遍及全国各地。

  专家称,作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东大鼓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将带动和促进整个京东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的弘扬。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其他大鼓中实属罕见。发掘、抢救和保护京东大鼓,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乃至对世界音乐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现状与保护:虽然有关方面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宝坻京东大鼓的工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京东大鼓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产生了变化,并不能引起大多数青年人的兴趣,展示平台日益减少;一些颇有造诣的京东大鼓演唱者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基于此,相关方面的保护方案也已经出台,在静态保护方面:将全面深入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京东大鼓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乐器、乐曲及价值等全部状况。动态方面,则将开展、创办以京东大鼓为主要内容的“京东大鼓民间艺术职教班”,从人才、演奏水平等多方面提高京东大鼓的艺术档次。还将建立宝坻区两年一度的京东大鼓民间艺术节,检阅和促进京东大鼓的传承、发展。更多详情敬请关注“生活Time”

中山视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
广告合作:400-664-0095 合作QQ:80044735 粤ICP备14023058号